未分类

乐山峨边黄泥村:党支部引领一方富 桃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渊明笔下朴实无华又富足安乐的桃花源,令人无限向往。如今,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黄泥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乘着祖国脱贫攻坚的东风,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向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

桃产业园全景

发挥临时党支部模范带头作用

黄泥村距新林镇政府7公里,距峨边县城9公里,有6个村民小组,423户,1655人,是纯彝族村,也是省定的贫困村。

2018年,为了打破没有支柱产业的发展瓶颈,实现2019年整村退出贫困村的目标,新林镇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黄泥村论证是否适合种植桃树,有了专家的论证为支撑,新林镇下定决心在黄泥村打造千亩高山果蔬基地,并以黄泥村为中心发展30公里桃产业带,实现产业强镇目标。起初,绝大部分村民并不理解,对集中流转发展产业信心不足,不愿意流转土地,桃产业园建设遇到了较大阻力。

...

产业园建设

针对桃产业园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新林镇党委决定成立黄泥村桃产业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园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及亲属率先流转土地到合作社,临时支部还上门逐户向群众解释土地流转的政策及产业园建成后的前景,消除了老百姓的顾虑。老百姓看到党员及亲属都率先同意流转土地,也纷纷支持村上发展桃产业。临时党支部只用了一周时间便集中流转土地1180亩,同时,在三个月时间,还累积调解处理各类纠纷100余起,终于赶在2019年元月15日前完成全部桃树栽植。

...

产业园雏形

发挥龙头企业建设引领作用

面对桃产业园前期规模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以及需承担的市场风险等难题,黄泥村积极引进县农投公司和菜萌憨公司两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头作用,投资建设千亩桃产业园。

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流转土地给村合作社,村合作社再把土地转租给龙头企业,3年后再收回,日常管理、种植、运营等都由龙头企业负责。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发展,打开农产品销路,形成品牌效益,让老百姓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村民不仅能得到土地流转金,还可在桃产业园中就近务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不出远门就能挣到钱,实现增收。据新林镇党委副书记马青峰透露,2019年,黄泥村仅就近务工收入就达到了200万,桃产业园不仅为黄泥村产业发展开创出一条新路,还大大提升了土地效益。

发挥技术专家生产指导作用

为了高标准建设和管理桃产业园,从园区清表到桃树栽植后期管理,临时党支部多次协调四川省农科院和乐山市农科院专家到黄泥村全程技术指导。2018年至今,黄泥村已先后组织村民20人次到省、市农科院的科研基地进行桃树技能培训,培养出管理人才13名。

...

专家现场指导

新林镇党委副书记说:“园区种植的桃树苗是四川省桃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基本保证10年内不被淘汰,早中晚熟三大类都有,总共13个品种,以后还会定期对品种进行改良。”同时,为保证产品的绿色生态环保,园区用黄色诱虫板、太阳能灭蚊灯等生物技术取代农药,实现了桃产业园无公害种植。

由于桃树长成需要时间,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园区充分听取农技专家意见,在桃树间套种高山蔬菜1000亩,分时节种植莲花白、扁豆、节节瓜、番茄、青椒以及中药材等,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优化了果园生态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

专家指导中药材种植

发展桃产业园乡村旅游

目前,新林镇以黄泥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六个村种植桃树,形成30公里桃产业环线,真正实现“山上种林,山中建果园,山下种中药”,为桃产业园乡村旅游打下良好基础。

下一步,黄泥村桃产业园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保留园区原有的梯田景观基础上,增加旅游文化创意内容,充分利用产业园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依托即将成型的千亩桃产业园,把黄泥村打造成集休闲康养、观景赏花、采摘吃桃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村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