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乐山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乐山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中共乐山市委讲师团

 

中国共产党乐山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9月21日至22日在中心城区举行。这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来乐调研指导工作的指示精神,全力推动乐山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会议。

一、全会概况

全会回顾总结了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以来的工作,并在充分运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对市情进行再审视、再认识的基础上,对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进行再深化、再完善,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省委书记彭清华代表省委对乐山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上来,重整行装再出发、与时俱进谱新篇,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乐山力量。与会市委委员表决通过了《中共乐山市委关于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乐山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乐山市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决定》和两个《五年行动计划》)。会议传达了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来乐调研指导工作的指示精神。市委书记彭琳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决定》和两个《五年行动计划》起草情况作了说明。

二、彭琳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彭琳书记在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来乐调研指导工作的指示精神上来,深刻领会“旅游兴市、产业强市”是乐山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主线;深刻领会“两个加快”是乐山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关键之举;深刻领会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一奋斗目标是乐山加压奋进、跳起摸高,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检验标准。全市要不折不扣按照本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加快推动《决定》和两个《五年行动计划》落地落实,确保把省委给我们描绘的“愿景图”转化为乐山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和“实景图”。

(一)要抓实“四篇文章”,促进旅游兴市。

坚持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促进旅游兴市作为引领乐山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重要支撑,抢抓未来开放开发机遇,深化旅游发展“四篇文章”,增强乐山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一要“文旅融合”,增强国际吸引力。要擦亮“文化乐山、书香之城”金字招牌,打造特色演艺产品,开发必购文旅商品,打造精品文旅线路,充分展示乐山自然人文魅力。二要“扩容提质”,增强国际服务力。对照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要求,增强承载能力,完善通达网络,提升服务水平。三要“景城一体”,增强国际影响力。促进景城有机连接、景城功能互补、景城联动营销,发挥好景城相连这个乐山旅游的最大特色。四要“全域旅游”,增强国际消费力。树立“人人是环境、处处是风景”的理念,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人人是环境”,就是要提升市民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放心舒心国际化旅游环境。“处处是风景”,就是要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来建设,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商业街区,还是居民社区,都要做到步步是景、美不胜收。

(二)要走好“四条路径”,推动产业强市。

坚持把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产业强市作为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任务,加快擦亮乐山现代产业“金字招牌”,为全省打造5个万亿级产业作出贡献。一要建总部。加快建设本土企业总部、高新企业功能性总部、大型企业大集团的区域性总部,打造“总部经济、创新高地、现代新城”三位一体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二要育龙头。坚持“内培”育强,加快“外引”选强,支持“小微”做强。三要强集群。突出园区引领,拉长产业链条,强化要素聚集,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四要提品质。以标准创建提品质,以核心技术提品质,以特色培育提品质,整体提升“乐山品质”的影响力。

(三)要厚植“四大环境”,强化发展保障。

坚持把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推动旅游兴市、产业强市的根本保证,久久为功、不务虚功,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一要守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聚焦改善环境质量,实施重点攻坚,加快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化解矛盾风险,依法打击乱象,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要构建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真诚“亲商”,积极“便商”,大力“稳商”,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四要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鲜明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

(四)要突出“四项重点”,抓好当前工作。

坚持把推动发展作为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省委书记彭清华来乐调研指导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重要标尺,既要着眼长远做好系统谋划,又要立足当前抓好重点工作。一要做好“三大活动”总结工作,二要狠抓项目策划储备,三要坚决打赢脱贫硬仗,四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实现今年预期目标、确保明年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三、市委《决定》的主要内容

市委《决定》由七个部分三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即第1部分,主要讲“总体要求”;第二板块即第2至第6部分,主要讲“五个转变”;第三板块即第7部分,主要讲“能力水平”。

(一)准确把握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

《决定》强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主动迎接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决定》指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持“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按照“一个取向、两个加快、四个定位、五个转变、六项重点工程”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突出“两个加快”发展导向: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做好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推动旅游兴市,全面融入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突出建总部、育龙头、强集群、提品质四条路径,推动产业强市,全面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到2022年,力争全市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五位,人均GDP进入全省前四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二)推动发展格局由同质同构向协调有序转变,使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决定》在“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中强调,围绕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总部经济聚集区“四个定位”,把乐山建设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经济动力强劲、现代产业繁荣、环境优美宜居、人文魅力彰显的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在“构建大乐山经济圈”中指出,支持乐山高新区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市中区建设文旅融合城市旅游示范区、五通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沙湾建设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金口河建设中国最美峡谷旅游目的地、峨眉建设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犍为建设临港产业示范区、井研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夹江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沐川建设生态发展示范县、峨边建设四川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强县、马边建设南丝路古彝文化生态旅游走廊,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强调,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建立多规合一乡村振兴规划机制,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推动农业发展高质量,推动农民生活高质量,推动农村环境高质量。[JYPage]

(三)推动发展路径由传统低端向开放高端转变,使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决定》在“推动产业品质提升”中指出,做优现代农业,建立健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做强现代工业,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工业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做大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打造乐山科技金融示范园;推动品质革命和品牌创建,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强调,树立“人人是环境、处处是风景”的发展理念,实施“一带两核九组团”重点工程,实施“峨眉南进”和“立体礼佛”计划,实施乐山城市旅游提升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在“打造成都平原南向开放桥头堡”中指出,积极参与川港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中孟印缅等对外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发展与东盟、东南亚、中亚的多式联运、口岸转运网络,加强与宜宾港、泸州港及长江沿线港口的协同发展。在“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中强调,实施新一轮交通大会战,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协同打造“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宜宾”南北综合交通中轴线和经济中轴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在“壮大开放合作平台”中指出,打造口岸贸易平台,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检试验区等项目落地,加快乐山港、无水港、航空港等物流枢纽和园区建设,提高口岸贸易水平。在“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中指出,加快招大引优、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科技型、品牌型、龙头型、高精尖型企业,到2022年,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行业前三强企业100户以上,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000亿元以上。在“打造一流开放发展环境”中强调,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四)推动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决定》在“培育四川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中指出,积极培育新动能,到2022年,力争“一总部三基地”产值突破3000亿元;加快旧动能转换,到2022年,力争打造3个以上千亿产业集群、10个以上百亿企业;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以上;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在“融入全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强调,以夹江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为主载体,加快建设核技术应用产业园,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为依托,重点发展同位素、放射性药物等产业;加快建设民用核燃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民用核燃料产业;加快建设军工配套产业园,重点发展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在“深入实施嘉州英才工程”中指出,持续推进“五大引才计划”“八大人才培养行动”和“四大人才平台”建设。

(五)推动发展方式由简单粗放向绿色低碳转变,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决定》在“建设四川国家公园城市示范城”中指出,围绕建设人与城市、环境、产业和谐统一的国家公园城市,加快推进至乐山森林公园、“一湖五湿地”等重大生态项目,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强调,建立并严守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协同开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到2022年,全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在“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中指出,实施“气化全市、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六)推动发展成果由保障基本向包容共享转变,使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决定》在 “打好三年脱贫攻坚硬仗”中强调,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确保2019年底,实现未脱贫的4.5万贫困人口脱贫、121个省定贫困村退出、3个深度贫困县(区)摘帽;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到2020年,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全部稳定达到现行脱贫标准。在“补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短板”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解决教育“城区挤”“农村弱”“大班额”等问题;深入推进健康乐山建设,深化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综合监管等改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效,壮大影视、音乐、演艺、文创、书画纸五大优势文化产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与专项救助制度有效衔接。在“防范化解金融和地方债务风险”中强调,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金融风险属地处置责任,到2022年,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省平均水平。

(七)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决定》在“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指出,完善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决策重大事项等工作机制,增强党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中强调,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实施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计划和干部培养储备“蓄水池”计划,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有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到中心工作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历练。在“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中指出,按照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阶段性任务实行差异化考核,开展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健全正向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2018年9月26日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