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张彬:彭清华书记“六个重大问题”学习讨论提纲

 

彭清华书记“六个重大问题”学习讨论提纲

张 彬

 

一、为什么

结合四川实际深化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需要

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

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需要

二、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如何把握新时代四川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一)从全国的战略层面来把握

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与核心腹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要地。总体上看,四川在全国有分量、发展有基础、未来有前景。

(二)从四川的省情层面来把握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四川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审视四川新时代所处历史方位、谋划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立足点。

从发展不平衡看,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

2、从发展不充分看,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靠前,但人均水平靠后;科教资源丰富,但创新能力不强。;市场主体不少,但经济活力不够;民生投入加大,但有效供给不足。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的最大省情,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突出的问题。

(三)从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层面来把握

四川区域发展布局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应集中支持成都率先发展,另一种是认为应更加注重区域均衡发展。这两种看法各有道理,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没有高水平的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就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反过来,不注重区城协调发展,建设高水平中心城市就缺乏有力的支撑和依托,放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看,也是不可持续的。

成都是全省发展的“稳定器”和“发动机”,要继续毫不动摇地支持成都做大做优做强,尤其是加强天府新区建设,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提高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力。同时,按照差异化发展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在成都周边和川东北、川南地区着力打造几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群,培育几个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形成“一干多支”的发展格局。

第二个问题:如何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推进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要把实体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三次产业的比重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

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过剩落后产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有市场有前景的产业,鼓励加大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和品牌培育力度,要推动“品质革命”和品牌创建,让传统产业迈向“微笑曲线”两端。

要大力培育高端现代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汽车制造、能源电力产业要打造成万亿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与燃机等产业可以打造成为千亿级和两千亿级产业集群;金融、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也大有可为。要集中优势全力突破,形成支撑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推进创新发展,转换发展动能。

1、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尤其要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军民融合发展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特别要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发展。

2、创新驱动离不开研发投入的增加。研发投入的主体是企业,深圳有4个“90%以上”现象,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来自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源自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这其中,起支撑作用的是民营企业。

3、要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推进跨越发展,提升质量规模。坚定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确把握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经济结构调整,有时需要付出一定时期增速下降的代价;但高质量发展,最终还要体现在保持合理的稳定的增长上。讲“合理”,就是不能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但也不是不要速度,不是说速度越低质量越高。讲“稳定”,就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可持续,经济增长不出现大起大落。

第三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注重顶层设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以及机构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开放也是改革。一方面改革为开放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开放又会倒逼改革。必须切实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识,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研究谋划新形势下四川全面开发开放问题,走出一条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路子。

(三)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从四川向西、向北都是国家战略腹地,扩大开放主要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西向,要加强产业集聚,不断拓展深化与欧洲的经贸合作。北向,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有一定基础,四川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具有比较优势,要借势持续扩大成果。东向,东部沿海地区是我省最大的内资来源地,港澳台地区是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粵港澳大湾区及周边省(区、市)合作等大有文章可做。特别是南向,南亚和东南亚拥有超过2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也是当前世界经济较活跃、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南向开放空间潜力很大,要作为一个重点来研究和推进。同时,要深化与周边地区合作,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和扩大成渝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建设,推进与重庆深度合作实现机制化、常态化、一体化。抓好东西协作,积极推进跨区域经济合作。

(三)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互联互通是基础和前提,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已经确定,“十三五”期间四川有5条高铁客运专线和6条普铁货运通道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需要抓紧对接推进落实。同时,继续研究完善全省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川境段航道等级,巩固成都作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我国拥有双国际机场布局的航空“第三城”地位,加快构建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

第四个问题: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要重点做好“五篇文章”:一是产业振兴,夯实物质基础;二是人才振兴,强化智力支持;三是文化振兴,满足精神需求;四是生态振兴,打造美丽家园;五是组织振兴,提升治理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厚的民生情怀把这件事情抓紧抓好。同时,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作过度承诺,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一阵风”,防止把“民生工程”变成“民怨工程”,切实把好事办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JYPage]

第五个问题:如何抓好“三大攻坚战”?

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脱贫攻坚是兑现承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守住底线,污染防治是补齐短板。

(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大的发展机遇。讲最大的政治责任,在于各级都立下了“军令状”,这一仗打不好,就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就无法向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省人民交代。讲最大的民生工程,在于脱贫攻坚是改善最困难群体最基本的民生,是最能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生。讲最大的发展机遇,在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支持最大的就是脱贫攻坚,用足用好脱贫攻坚政策,就能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补齐脱贫这个最大的发展短板,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怎么实现高质量脱贫?一要突出重点,打歼灭战。全国的重点是“三区三州”;全省的重点是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大片区”,重中之重是藏区彝区45个深度贫困县。二要坚持标准,做到精准脱贫。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三要着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着重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增强“造血”</SPAN,>功能。四要着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上学、看病、社保等问题,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五要注意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引导他们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弃小康。六要切实转变作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不搞层层加码。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2017年末政府债务余额8503亿元,债务率为61.2%,低于100%的风险预警线,但局部风险不容忽视,3个市本级、5个县(市、区)政府债务超出风险预警线。

2、金融风险方面,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多,全省银行业贷款不良率达2.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1个百分点。

3、社会稳定风险方面,藏区反分维稳斗争尖锐复杂,彝区禁毒防艾任务艰巨,社会矛盾量大面宽,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环境污染等引发的非法聚集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还有社保基金支付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安全生产风险、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等。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现象较为突出,全省地表水87个国控考核断面达标率仅为75.9%,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严重;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超标。生态环境经不起折腾,要像保护眼晴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巴蜀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肩负起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的时代重任。

第六个问题: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检验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天涯无净土”。四川是天府之国,但不是世外桃源,也无“净土”。前些年,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对四川政治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复政治生态也非一日之功,彻底肃清周周永康流毒影响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不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讲到薄熙来、孙政才案件的发生,与重庆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袍哥”文化、码头文化、江湖习气相关。四川与重庆同处巴蜀,地缘相近、文化同源,封建腐朽文化对四川干部的影响也是有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文化上分析,从政治上解决。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克服“七个有之”问题,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让“两面派”和“两面人”失去生存环境,没有立足之地。要思考如何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用先进文化抵御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任何人都决不能搞个人小圈子,不能搞山头主义、帮派主义那一套。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旗帜鲜明开展反腐败斗争。这是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收敛不收手问题时有发生,遏制增量任务仍十分艰巨。要坚定不移反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高压态势、监督体系、社会氛围,把压倒性态势转化为压倒性胜利。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加强党风建设。党风正则民风淳。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锲而不舍反“四风”,不仅改变了干部队伍的状态,也改变了中国。成绩有目共睹,但“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危险依然存在,高压之下仍有人我行我素。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反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十种新表现的内参上作了重要批示,严肃指出:十种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JYPage]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好的政治生态,就会形成好的用人风气;好的用人风气,又会促进良好政治生态形成。选人用人风气好,是政治生态的“清洁剂”;选人用人风气坏,就是政治生态的的“污染源”。要以选人用人的良好风气带动党员干部队伍风气,引领形成良好政治生态。

三、怎么办

(一)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

(二)要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

(三)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