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肖群忠: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与实现途径

肖群忠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追求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需求。这两年,美好生活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执政的主要理念和目标被提出来,与我们党的一贯宗旨——“为人民谋幸福”是一致的。从国家领导人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治理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就美好生活所谈的八、九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以民生为主的,如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更好地解析、诠释、理解使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治理目标,这也是我们学者们的责任。哲学是思想性、主体性的活动。所以,从哲学的角度来体会和解释,我们认为美好生活一定是有主体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体。美好生活虽然离不开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等外在条件,但生活好不好,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最主要的判断标准还是主体的思想,也就是价值观,我们每一个人对人生的觉解。

一、什么是美好生活

从古希腊伦理学开始,我们就经常探讨“好生活”,即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一个起点。现在,我们在“好生活”上又加了一个“美”字——“美好生活”。从伦理学来说,“美”是目的论的,是一定需要的满足,具有功利的价值。“美好生活”,没吃、没喝、没穿、没住,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明明这些东西都满足得很好了,我们还是觉得生活不好,是什么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思想、主观认知有问题了。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肯定是对生活有所体验、体悟、认知和觉解的。“美”是一种对生活外在需要的满足,是保持一种欣赏的、快乐的、愉悦的体验。这恰恰也是伦理学对“幸福”的定义,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引起的快乐、愉悦的体验就是幸福。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总的来说,我们现在各个方面的水平都已经提高了。但是,还是有人表示生活不幸福、不美好,这是为什么?没有思想上的觉悟。也就是陈独秀先生所讲的“伦理觉悟是国民最后之觉悟”,我们如果没有这个觉悟,那么生活就“好不起来”。所以,幸福生活也罢,美好生活也罢,国家关心的只能是外在条件的建设,我们自己幸福、美好与否,则取决于我们是否“心安情乐”,是否有正确的生活观。“美”是什么?“羊大为美”。大羊意味着肉多、肥美,它就象征着美好。

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追求美好生活,就是要培育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也就是说,美好生活需要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这个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是什么?就是作为群体的“同心同德”与作为个体的“心安情乐”。以这二者为要求,反省一下自己,一定会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二、从群体层面谈“同心同德”

什么是“同心同德”?我们要从“心”说起。古人对解剖学的认知理论不发达,虽然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工具,但古人多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如孟子说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所以,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说,“心”就是思考、思想、精神、价值观等。“同心”指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能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德”字在周代铭文中出现的时候,指的是正直的行为,而我们现在讲“德”则有心性的意思。“同德”指我们要善群、乐处。

相对于很多人追求的个人的自由,生活则是群体性的。所以,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做到“同心同德”。试想,现在网络舆论以及其背后思想的分裂,一件事情发生之后,人们便陷入互相对立,大家怎么能够达到心态安宁、和谐与幸福?他说东,你偏说西,好像这就是自由主义、有个性了。不知道这些怨社会、怨别人的愤青、“批判者”,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关怀生活的幸福,就要在一定的高度上正确处理好养身与养心、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我们人是一个二重性的存在,这个二重性使人产生了一些生活的纠结和矛盾,我们要为了吃穿住行这些物质需要的满足而努力,但如果没有了精神的指导,人就成了“行尸走肉”。所以,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养心,认为心是身体的主导,我们必须在跟别人交往、沟通中达到一种安身立命的文化归属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生活的群体性,人要有美好生活,实现“心安情乐”,需要“同心同德”,也就是对群体价值观的认同。

“同心同德”可以使个体感到幸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讲的人的归属和安全需要,就是群体层面的;其中最高的实现是自我实现,也需要到群体中实现。一个小群体,只有“同心同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其中的个体才能感到幸福。所以我们说,“同心同德”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途径,也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

一个民族要有一个坚强的、全民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做到“同心同德、万众一心”,这显然是我们进一步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培育和塑造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不是社会要强加于我们的,而是我们应该去主动认同和呼应的。当然,我们应该正视价值观多元存在的现实。随着经济发展,西方文化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中国渗透得这么深入,启蒙主义、个体主义、个人主义也在中国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但是我们说,一个价值的应然和实然存在是不一样的。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一个民族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就成了一盘散沙。以“同心同德”引领社会,恰恰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之一。

三、从个体修养谈“心安情乐”

什么是“心安情乐”?“心安情乐”指理智层面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心有定见、内心没有矛盾冲突、心安理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只有想透了理想与现实、出与隐等很多矛盾,才能通达,正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什么是“心安”?“心安”是一种心理和哲学范畴的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要素,就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中心理平衡占60%。“心安”就是心理平衡,什么事都能想得开。以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说,“心安”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们履行了道德义务,活得堂堂正正,心肯定是“安”的。这样一个心理状态,正是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基础。在儒家话语里,“心安”是一个重要的话语。孔子论“心安”,讲的是所有人做事先要衡量自己心安不心安,心安就会去做,心不安就不会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是儒家的一个理想。所以,观察一个人要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这个人天天不安、心里慌慌的,怎么能幸福?“心安”不仅是达到美好生活的条件之一,也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途径。

除了理智层面的“心安”,我们同时还要有情感的快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要能够在充满艺术与快乐的生活中感到情感的满足,保持喜悦的心情及对生活的欣赏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心同德”和“心安情乐”就是美好生活的主体要素与实现途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每个人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是社会治理的目标,还是教化者的政治责任。要过上美好生活,不仅要满足外在条件,还要培养正确的生活观。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