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好家风 增添正能量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7-01-05 15:37:00 来源:乐山理论网 【字号: 】 浏览

■秦万文(井研中学)

近两年,家风成了社会的热门话题。

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家风自产生以后,历经数千年,穿越古今、绚烂多彩、各具特色,有的凝练成世代相传的家训典籍;有的是挂在墙上的箴言名句;有的是家人之间的书信来往;有的将一些祖先流传下来的遗言遗训和为人处世的品德要求口耳相传,内化于心,形成本家族特有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是家庭的灵魂,是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言行举止的标杆。

家风是道德品质的披沙拣金、世代积累,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流风余韵,犹如家庭成员的血脉脐带,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岳母姚氏精忠报国,刺于儿背,岳飞再将这一家规传承,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清代名臣林则徐留给后辈的家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视金钱如粪土,世人点赞,世代颂传。

仁人志士能建功立业是好家风所成。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开始,绵延1000多年,涌现了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等众多精英人物,见证着家风强大的感染力。晚清曾国藩秉承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家风,生活简朴、勤政自律,铸就了清代中兴第一名臣的美誉。

多少名相大臣是好家风所造。宰相儿子范纯仁结婚十分节俭,甚至不能用罗绮作幔帐,范仲淹说,绝不能因此坏了家风。但是范纯仁到外地给家里运麦子,途中遇到老友无钱葬亲,而将所有麦子给他,却受到范仲淹高度赞扬。正因为范仲淹身体力行树家风,他的四个儿子都延续了范家节俭中正的品格,为官之时以天下为己任,皆成名臣。

“有好家才能走得远,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激励后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代代受益。

“‘家风盛开,清风自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珠玑字句,道出了家族兴衰的道理:把道德品行传给儿孙,方能百世流芳。

包青天以公廉著称,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这寥寥数十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没有足够毅力,何来光照后世!

“看遍了星空,却没有发现哪里有比母亲更灿烂的容颜。家风如母,魅力无限;家风如水,润物无声;家风如歌,余音绕梁;家风如烛,照亮古今。让我们激发家风的活力,增强家风的引力,坚守家风的毅力,家风涵养、家庭建设就能获得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