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勇:中国进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实质阶段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7-02-15 09:31:45 来源:宣讲家 【字号: 】 浏览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中国进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实质阶段。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们经济工作的总方针,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工作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

一、当前经济工作的大逻辑

只有认识新常态,才能适应新常态;只有把握新常态,才能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我们必须遵循好、贯彻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是我们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当前,我国发展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困难和挑战,也面临从未有过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既要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又要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基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未来发展要想一帆风顺,必须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发扬钉钉子精神”,这是执行经济新常态大逻辑的必备素质。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必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和政策体系,必须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五大政策的要求,我认为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当前我们要实行减税政策,要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一方面,在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的赤字率可以适当提高一点,加大向企业、创业者减税的力度和幅度。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这是宏观政策要稳的内容,稳的方向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所谓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要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激活存量,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发展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