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研室:建设“中国绿茶之都”的对策研究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1-06-21 15:32:22 来源:市委政研室 【字号: 】 浏览
园实施良种化的难度较大。2009年底,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27.14万亩,良种率46.2%,虽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但比名山、蒲江、纳溪低35%左右,比浙江、福建茶区低44%以上,导致全市茶园单产不高,亩产值低下:平均单产68.5公斤,最高的夹江县107.5公斤,最低的区县只有10余公斤;平均亩产值1400元,最高的夹江县2200元,最低的区县360元,而福建安溪县平均亩产值高达7000元。
    (三)竞争力整体发挥不够。一是企业资源整合不够。我市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出现了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的局面。而在云南,近1000家企业生产的都是普洱茶,福建600多家企业生产的都是铁观音,形成的是“集团作战”优势。目前,我市虽然取得了“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但只有少部分企业(产品)符合条件使用区域品牌,还没有形成“峨眉山茶”规模生产的良好态势。二是企业与农户的联结不紧密。我市茶叶龙头企业自建的茶叶基地还不多,大多数原料是与农户进行的订单生产,而鲜叶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企业控制能力和定价能力弱,导致我市茶叶“精品”往往低价销往外地,成为外地名牌茶叶的“替身”。
    (四)质量安全工作需要长期重视。一是茶叶进口国绿色壁垒。近年来,世界各主要茶叶进口国提高了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增设了检测项目,增加了检测批次,其绿色壁垒不断“翻新”,这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茶叶安全问题。二是生产源头监管难。由于茶叶企业与农户的联结不够紧密,企业要求的标准化生产在农户中实施较难,尤其是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管理和生产过程难以有效控制,导致原料质量难以保障,我市茶叶安全指标经常成为出口的瓶颈。三是获得高标准茶叶认证比例不高。虽然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茶面积位居全国之首,但“含金量”较高的绿色和有机茶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比例偏小,特别是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获国际通用标准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而2008年起,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多家茶叶企业已获得GAP认证。
    三、推进“中国绿茶之都”建设的对策思考
    建设“中国绿茶之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品牌打造、基地建设、企业发展、市场拓展、安全保障等方面重点突破。
    (一)品牌打造上水平
    品牌就是形象,就是效益。要在提升品牌美誉度上下大功夫,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使“峨眉山茶”在全国家喻户晓。一是要加快品牌打造进程。要加快申报“峨眉山茶”证明商标,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省上的沟通协调,克服困难,尽早注册证明商标。同时,要管好用好品牌,实行“政府引导、协会运作、企业主体”的管理办法,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使用“峨眉山茶”品牌。积极扶持茶叶协会,鼓励协会在技术培训、信息发布、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做好服务和自律工作,严把区域品牌使用的准入退出关,为“峨眉山茶”品牌建设服好务。二是大力培育品牌文化。茶文化对茶叶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峨眉山远近闻名,是做强“峨眉山茶”品牌的无形资产,应充分利用其知名度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利用“慢城”、中国绿茶博览中心、嘉定坊等文旅馆所,精心挖掘和培育“峨眉山茶”文化。如,针对茶文化是典型“慢”文化的特点,在“峨眉河田园度假慢城”中,注入“峨眉山茶”文化元素,迅速传播“峨眉山茶”文化。三是提高品牌推介水平。安溪县自2000年以来,通过政府搭台、文化开道、经贸唱戏,大力营造茶文化氛围,短短数年便成功地宣传塑造了“安溪铁观音”品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这启示我们,要改进宣传品牌的方式方法,可聘请专业策划公司运作“峨眉山茶”品牌,充分挖掘“峨眉山茶”历史地源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定期组织茶事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和大型茶叶企业参加,加强品牌推介。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茶叶展示展销评比会,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进行品牌宣传。
    (二)基地建设上档次
    着眼提升“峨眉山茶”的品质,从繁育、生产、加工三个方面,建设四川乃至全国特色茶产业基地。一是建设四川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市级千亩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组织开展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好我市地方茶树品种资源。指导繁育基地引进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通过品种比较,优选一批优良茶树品种进行繁育,不断培育出省级以上茶树新品种。二是建设全国生态茶园种植示范基地。按照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的生态种植法,全面启动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加强套种技术指导,建设立体复合生态茶园。加速良种化,对近20万亩低产茶园进行良种改植,到2015年,使全市茶园良种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对套种苗木和修建蓄水池(坑)等基础设施给予补助,鼓励业主参与生态茶园建设。到2015年,全市建成无公害茶基地60万亩、绿色食品茶基地10万亩、有机茶基地5万亩,建成4个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茶叶基地强县。三是建设全国扁形绿茶加工基地。要继续发扬我市扁形绿茶“扁平直滑,嫩绿油润,清香高长,鲜醇甘爽”的品质特性,以峨眉山市为中心,以峨眉山麓、青衣江、沐溪河、马边河流域及周边地区优质茶区为原料基地,改造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生产线,加快建设全国扁形绿茶加工基地。
    (三)企业发展上规模
    规模出效益,规模提升竞争力。要通过“组”、“引”、“扶”等方式,不断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一是组建企业集团。鼓励重点优势企业跨县域经营,采取联合、兼并、股权置换等形式实施整合,组建5至8家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竞争力。二是引进大企业。一个大型企业就能带活一个产业。2005年,云南知名制药企业龙润集团进入茶产业领域,其名下龙润茶业集团同临沧市政府合作,与当地上百万茶农建立“企业+茶农+基地+市场”的产业链,以做药的严格流程生产茶叶,短短5年时间便成为茶企“航母”,龙润普洱茶系列产品广销海内外,有力带动了当地方茶产业的发展。要采取资源招商、产业招商、股权招商等方式方法,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我市茶产业。三是加强龙头企业扶持。优先配置龙头企业发展用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龙头企业建立基地和技术改造等项目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茶叶企业的信贷投入,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帮助企业筹集发展资金。到2015年,力争建成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1家,10亿元以上的1家,1亿元以上的5家。
    (四)市场拓展上份额
    要立足现有批发市场、国内、国外市场的良好基础,采取政府扶持、协会指导、企业扩张的办法,不断扩大市场营销网络,提高市场份额。一是建设全国绿茶贸易集散地。高标准改扩建西南茶叶市场,建立完善鲜叶交易大厅、成品茶商铺、茶文化展厅、茶艺表演厅、多功能会议厅和质量检测室等配套设施,实现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支持峨眉山旅游股份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1000亩“中国绿茶博览中心”,使之成为国内外最大的绿茶贸易平台。统一规划建设“峨眉山茶”文化长廊,为茶叶贸易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二是扩大国内直销市场。推广天福集团成功的茶叶连锁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壮大直销规模。支持企业与知名网站合作,重点在中国茶业网、茶情网以及“政府网”等网站建立主页,开展网上招商、网上直销。三是拓展海外零售市场。加强与海外茶商的交流合作,密切关注茶叶进口国的法规和标准动态,鼓励竹叶青、仙芝竹尖、峨眉雪芽等龙头企业到国外注册商标,加快在国外市场设立品牌零售店、销售窗口。 
    (五)安全保障上台阶
    针对茶叶质量安全的特殊要求,从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全过程进行安全制度设计,大力提高茶叶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完善“峨眉山茶”标准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茶产品生产标准以及“峨眉山茶”的特质要求,完善现有“峨眉山茶”标准体系,形成四川省“峨眉山茶”地方标准,并争取上升为国家标准。完善茶叶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环节,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区域品牌的声誉。二是构建“峨眉山茶”质量可追溯系统。积极推广仙芝竹尖商品条码质量安全追溯的成功经验,积极运用物联网技术手段,建立起覆盖全市茶区的产地编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等子系统,为全市每一片茶园设置“产地身份证”,形成“峨眉山茶”质量
文章Tag: 绿茶之都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