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文代表:应建立土地流转基金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3-03-19 09:29:37 来源:红网 【字号: 】 浏览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临武舜华鸭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文。
    红网专题:

  实干2013·中国

  红网北京3月16日讯“农村政策的核心土地政策应该创新改革。”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临武舜华鸭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文接受红网采访时建议,国家应建立土地流转基金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

  胡建文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是家庭承包责任制,这种“效经营”的生产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在中国农村走向小康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效经营”越来越成为提升农村生产力的阻碍,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效经营"中,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孝经济效益少。在南方,一家一户也就是两三亩地,两三亩地农民在土地中所得有限,大部分青年离开农村外出打工,造成很多稍差一点的田荒芜,无人耕种。而大量优质的可种双季的稻田,改种单季稻。”胡建文表示,长此以往,将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与此同时,“效经营”不能做到标准化生产,农民生产过程中滥施化肥,乱用农药等现象的存在,已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和土地污染。此外,“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已实施三十年,当时各村民小组留下的机动田已没有,有的村民小组已经没有调田机制,导致的结果是新生代的农民没有土地,容易造成农村社会的不稳定。

  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支持家庭农常胡建文认为,农村政策的核心土地政策应该创新改革,一方面重新确权保证农民的财产权,另一方面在确权中适当调整,让新生代的农民获得土地,同时逐步地发展家庭农场,改变农村效经营的生产方式。

  他表示,“家庭农场的特征应该是适度规模的经营,标准化的生产,家庭农场应该是农村的小微企业,家庭农场能否干成关键是土地的流转,人才的跟进。为此国家在土地确定权的基础上,出台政策支持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让一部分不种田的农民获得租金的收入和土地流转补助;对那些既不租也不种的土地取消种粮补贴。”

  胡建文进一步分析称,农民的出路应该朝三个方向:一是把土地租赁出去,外出打工;二是租赁较多的土地,在家经营家庭农场,用机械取代人力,用知识取代汗水,用脑力取代体力,从而大幅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力。三是一部分农民可以成为家庭农场的工人,在家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

  他的这一建议已于早前提交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案组。(红网)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