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六千”视觉折射彝区脱贫之变

  ■ 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 沙万强

  脱贫攻坚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作为一名在四川省小凉山马边彝族自治县亲历5年多脱贫攻坚战的党员干部,我见证了大小凉山彝区的历史性巨变,也深切体会了这场脱贫攻坚战役的伟大与艰辛。

  这场脱贫攻坚战,策动的是千军万马的战线。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勇于向贫困宣战,敢于向世界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自上而下发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等各条战线投身脱贫攻坚,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挂帅出征,调动千千万万力量一线攻坚,形成了“千军万马思脱贫、万众一心战脱贫”的生动局面。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中央部委机关到贫困县,全国累计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一线驻点,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马边来看,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到省市对口帮扶马边的各级各部门累计选派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员288名,县本级选派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员282名,全县2700余名干部全部下沉一线攻坚。这些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一线战天斗地、流血流汗,无怨无悔地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感情甚至生命,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这场脱贫攻坚战,投入的是千仓万箱的积淀。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离不开强大的财力保障和持续投入。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三五”期间,连续5年每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从2016年的660.9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461亿元,年均投入超过1000亿元。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近五年中央、省、州、县“四级”累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761.08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9.81亿元。马边彝族自治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县、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县,2014年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累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93亿元,年均超过13亿元。

  这场脱贫攻坚战,经历的是千磨万击的锤炼。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让广大干部反复接受考核督战、摔打锤炼。马边的人口构成以彝族为主体,占50.7%,作为“直过民族”的深度贫困地区,这里的扶贫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做出更大的牺牲,付出更多的艰辛。特别是年轻干部在脱贫一线跋山涉水、栉风沐雨,与贫困群众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产业就业、扶志扶智、移风易俗、迎检迎考等一场场硬仗中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啃下“悬崖村”等一个个硬骨头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检验了初心、赢得了民心,更好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如目前年仅29岁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雪峰村党支部书记立克拢拢,在成都创业赚了第一桶金后,心系家乡脱贫事业,放弃繁华大都市舒适便捷的安逸生活,返乡创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为全村发展奔走拼搏,带领群众打通了村里的出行公路,做强了集体养殖产业,住上了更好的安全房子。正是像立克拢拢这样的基层扶贫干部,扛起了扶贫一线的一面面战斗旗帜。据统计,仅近五年来,牺牲在马边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就达8名,他们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这场脱贫攻坚战,带来的是千村万落的嬗变。从2014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中央政策“红利”一个接着一个,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增减挂钩、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就业输出、教育医疗、文化广播等惠民“礼包”雪片飞来,大小凉山彝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短板迅速补齐,得到根本性提升。马边实施住房新改建4.5万余户,惠及群众18万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土地增减挂钩新村聚居点150个,硬化村组路、连户路、产业路2500余公里,造就了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我们还通过设立各类产业资金1.35亿元,深化六大利益链接机制、“6+X”名优特产业扶贫,建成茶叶、竹笋、青梅、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180万亩、规模畜禽养殖场24个,引进企业建设扶贫车间6个。同时借助新村新寨举办小凉山火把节、采茶节、青梅节、彝风马拉松等节庆活动,增强了乡村人气,群众增收有门路、出行更便捷,全县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较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前的2014年增长424%。

  这场脱贫攻坚战,开启的是千帆竞发的画面。大小凉山彝区自上世纪50年代通过民主改革,由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惯性、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广大群众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大部分维系着本地独特又较为原始的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习惯。通过在脱贫攻坚中实行“励志扶贫”“精神扶贫”“教育扶贫”等举措,广大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得到有效破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马边创新推行“十大主题教育”和“六个奋进激励”,大力开展“文明新风示范户”“五星家庭户”评选、“四好村”创建和“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主题活动,树立新典型、弘扬正能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意识。通过把现代文明代入彝区、把优秀传统植入彝区、把感恩意识注入彝区,逐步形成了红白喜事规范化、纠纷处理法治化、感恩奋进传导化新格局,先后涌现出“不等不靠李财燕”“身残志坚周贤富”“懒汉变勤李英门”等一批新时代的脱贫奋进典型。

  这场脱贫攻坚战,书写的是千载流传的诗篇。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纪录。对大小凉山彝区来讲,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彝族群众又迎来了“一步跨千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广大彝区群众彻底告别了大山阻隔、告别了绝对贫穷,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深切感受到,这场攻坚战的重大胜利,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推动,得益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定贯彻和落实,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力彰显,得益于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的昼夜兼程不胜不休。它给彝区乃至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带来了深切的获得体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彝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让彝区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这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在各族群众中一代一代传颂下去,成为千载流传的壮丽诗篇。

(责任编辑:杨梅)

,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