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库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蕴

[中图分类号] B27; D610.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3-002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极大丰富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蕴,对党和人民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问题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

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证明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有依靠自己的力量选择和实现现代化的强大能力

纵览历史上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史,中华民族遭遇大起大落的经历独一无二。在浩瀚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经济、科技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曾长期领先世界,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掀起扭转了历史走向,古老的中国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动中落伍于时代潮流,先进地位被颠覆。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在100多年里受到的民族耻辱令人刻骨铭心。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用事实证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压不倒、打不垮的。从失败中崛起,在苦难中追求光明,从衰落中走向强大,一幅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图景向世界呈现了中华民族改变落后面貌的前进轨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令世界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刮目相看。

面对现代化,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先后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过程。一方面,近代中国是被现代化大潮淘汰出局的。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始终受到现代化的排斥和压榨,长期被世界边缘化。中国曾经是世界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回顾近现代历史,凋零破碎受辱的国家在世界现代化格局中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败给了现代化。另一方面,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已经并将继续以自己的奋斗给世界一个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样板。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都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新中国成就了现代化,也因现代化而实现了凤凰涅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有哪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有步骤向前推进等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概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鲜明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情特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样态。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出了中华民族拥有强大能力的历史证明。在有些人看来,一个曾经强盛过的民族由于打击而衰败是不可能重新振兴起来的,尤其是当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保持强势的情况下,中国只能跟在西方现代化潮流后面亦步亦趋、蹒跚而行。但是,历史毕竟不是以人的主观臆断来塑造的。伟大的中华民族曾在现代化进程中跌倒,也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崛起。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将以自己的创造向世界证明,中国和中国人民没有输给现代化,中华民族必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积淀了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历史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果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概念,并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形象表述和代名词。经过40多年的奋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党的二十大系统论述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基础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任务的完成,不仅为党和人民砥砺奋进创造了强大国力的厚实基础,而且为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提供了实践经验。

从历史角度看,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过程。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表现出对现代化的追求。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提出“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立志在20世纪末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改革开放后经过40多年的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成党和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安排和部署。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建立在这个深厚的历史底蕴基础上,是党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一步步向前迈进结出的理论硕果。

在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一个理念:现代化没有刻板的普遍适用的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邓小平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因此,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决不跟在别的国家后面依葫芦画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创造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果。从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鲜明特色和坚持的方向上看,党的性质宗旨、人民立场、价值取向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内涵。党的二十大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样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求,使中国式现代化鲜明呈现出与西方国家既有模式截然不同的属性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人类社会进程中现代化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揭示、笃行真理的过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原因。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党和人民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党坚定不移的信念。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要论述和形成的系统性理论,积淀了长期探索实践的历史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果,标志着党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彰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现代化认知的先进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自从现代化作为一个新鲜事物诞生以来,人们始终处于认识的过程之中。从实践发展看,现代化造福人类、推动世界发展的作用十分显著,但其造成的问题也带来许多困惑,以致有学者提出“现代病”“现代化陷阱”等研究课题,甚至出现反现代化思潮加以抵制。究竟什么样的现代化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现代化如何规避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以及怎样克服与之相伴随的弊端等,都成为人们不断思索和探讨的历史课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认知现代化是从器具层面上开始的,船坚炮利的军事技术、铁路电缆电器的生产力以及声光化电的科学技术成为追求现代化的目标。这样的认知与中国“器不如人”而遭受失败的结果有关。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一直以“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影响着世界的认知。苏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搞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主导性的认知以及采取的举措基本上是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相对应的。苏联搞现代化把重心放在重工业、军事方面,发展呈现与西方国家相似的轨迹,这很大程度上是与美国竞争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苏联的现代化尽管曾经引起世界瞩目,但并不具有代表性,欧美国家始终掌握着现代化的话语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最先取得的成就集中表现为短时期内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党解放思想,冲破苏联模式束缚,开创了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辉煌成就令世界惊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现的创造性作为和进行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伟大变革孕育深刻思想,深刻思想彰显质的飞跃。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超越了长期以来的先验性、线性式现代化的旧认知,揭示了立体化、全景式的现代化图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在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史和认识史上具有先进性。

赋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内涵,承载着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夙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起来理解和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丰富的论述,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然而,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发展态势,一些国家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日益强大起来,视中国发展为“威胁”。党的二十大论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且将造福世界,推动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向而行,将为全人类现代化提供全新的选择,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揭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提出了“两个力领先”的标准,即“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力领先”标准把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相统一,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立足本国国情,体现自身特色,但又不局限于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诠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表明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既基于自己国情走中国特色之路,又决不违背客观规律另搞一套。中国式现代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寓于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之中。只有把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特色与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党和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