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河南!考古再次发现“城摞城”
2022年9月28日,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 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 重大考古新成果, 北宋州桥重见天日, 实证开封“城摞城”, 2023年3月23日, 在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 层层叠压的古城墙剖面清晰可见, 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处, 发现6座唐代墓葬, 不同时期城址相互叠压, 形成了典型的“城摞城”现象, 宋国故城, 是历史上两周时期的宋国都城遗址, 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是最后一个被考古发掘找到的, 春秋五霸的诸侯国都城, 本次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是寻找殷商文化之源, 却无意中发现并揭示了, 商丘“多城相叠”的特殊历史现象, 二是要找到城墙基槽, 找到城内的古地面, 探索宋国故城的“始建年代”, 及“历次改修年代”, 三是寻找宫殿、宗庙等大型建筑遗迹, 探索城内布局, 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 “此次考古发掘的唐代墓葬, 压在睢阳古城的西城墙下, 说明宋国故城南城墙废弃之后, 在南城墙北侧城内护坡土上, 埋葬了一批唐代墓葬, 过了一段时间, 重新利用宋国故城南城墙的东段, 筑建了不早于唐初期的睢阳古城, 从目前考古发现和墓葬情况来看, 商丘不同时期的城相互叠压, 是非常典型的‘城摞城’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说, 目前,6座墓葬正在清理, 通过已清理墓葬出土的瓷罐、红陶罐, 和两枚“开元通宝”铜钱等判断, 这批墓葬都属于唐代初年, 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 据介绍,对城墙的解剖成果, 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筑城技术, 从城墙解剖看, 城墙历代曾有多次修补, 发现大量的纴木洞、榫卯槽、永定柱, 以及400多平方米的, 桑树、柏树枝的堆积, 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 纴木洞和榫卯槽是修补城墙时, 让新旧城墙之间的连接, 更为紧密的筑城技术, 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有“永定柱”, 在古代建筑中偶有发现, 用于城墙夯筑中较为罕见, 400多平方米的桑树、柏树枝的堆积, 发现于西城墙内侧的护坡夯土之下, 历经千年而不腐, 树枝纹理清晰可见, 宋国故城考古发现了, 大量的东周时期的遗存, 在东周时期水井和灰坑中, 发现了鼓风嘴、炉壁、铜矿渣、坩埚等, 与东周时期铸铜和冶炼手工业相关的遗存, 这些发现可佐证宋国故城的使用年代, 应不晚于春秋时期, 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 岳洪彬说, “今年将继续完成睢阳古城(宋南京城), 南城墙正中已探明的疑似南城门的发掘, 搞清睢阳古城南城门的层位和局部特征”, “此外,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 对宋国故城进行局部重点勘探, 寻找夯土建筑基址分布区, 揭示商丘‘城摞城’奇观, 同时期望能找到宋国故城下面, 所叠压的最早的商文化早期遗存, 最终解决殷商文化的源头问题”,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宋芳鑫、侯琳琳、常力元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