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让满月清辉照亮家国情怀

“花儿开,月儿圆。”从浅浅的“月牙弯”,到大大的“白玉盘”,在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每当圆月高挂、万家灯火,人们总会通过赏明月、诵诗词、学民俗、品月饼等多种方式,表达对阖家团圆的美好希冀,传递民族团结、国家一统融合的诚挚祝愿。

“皎皎秋空八月圆。”中秋佳节,又称月亮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等。古人用夏历,称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而八月十五恰在“三秋”正中,故而有了“中秋”的称谓。

作为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佳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充满着美好的想象,衍生出“嫦娥奔月”“吴刚伐挂”等诸多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二字,意思就是祭拜月亮。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开始祭月、拜月。后来这一做法被达官贵族和文人雅士所仿效,并逐步流传到民间。先秦典籍中,亦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的记载。及至汉代,每当中秋或立秋之日,人们往往借此表达敬老、尊老之意,并有赐以雄粗饼的活动。到了唐代,《唐书·太宗纪》则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明确记载。刘禹锡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亦写道:“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彼时,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与月亮有关的活动十分盛行。到北宋时期,八月十五正式被确定为中秋节。一直到明清时期,中秋佳节已与元旦齐名。诸如明代仇英的《赤壁图》、清代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等画作都对古人赏月的情景做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使得中秋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任时光荏苒、寒来暑往,亘古不变的是那“月到中秋分外明”。

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中秋佳节带给大家无与伦比的美好回忆。《四世同堂》里,老舍先生深情地回忆说“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不冷不热,水果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光是读着就让人口有余香了。在丰子恺先生笔下,到了中秋这一天,大家会在黄昏时分,移动桌子到隔壁白场上的月光下面,谈笑,看月,吃蟹,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季羡林先生只在故乡呆了六年,就离乡背井。他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都看到过月亮,但在他心中始终比不上家乡的那轮明月……在无数国人的精神原野上,一轮圆月映照的绝不仅仅是璀璨的华夏大地,更是对故乡深深的牵挂和眷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秋,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寄托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也承载着浓浓的家国情怀。1986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两盒月饼来到厦门大学学生宿舍,和同学们一起欢度佳节。2015年9月,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国家主席习近平热情地给大家带来家乡的月饼,并动情地说:“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很思念万里之遥的祖国和亲人,祖国和亲人也牵挂着每一位海外游子。”每年中秋,世界各地的华人也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中秋佳节的祝福。有的通过举办“中国日”活动,组织了“中秋赏明月,万里共婵娟”等文艺表演;有的华侨华人自发组织以“快闪”方式,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有的通过舞狮助庆及节日摊位,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中秋佳节有了更为多样的庆祝方式,被赋予更为多元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更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些网络平台借助直播技术,全方位、多渠道实时呈现皓月升空的绚丽景象;各大博物馆上新文创月饼,既融入馆藏特色元素,更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一些文化场馆、公园景区以“月”为主题推出沉浸式游园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古风古韵的中秋佳节……尽管庆祝中秋佳节的方式多彩多样,但渴望团圆的精神内核却始终如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就让我们迎着皎洁的月光,让满月清辉照亮家国情怀,指引我们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不懈奋斗。

(作者系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