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山文化研究”征文活动获奖情况的通报
各区、市、县、自治县委宣传部,市级各部门,市内各高校:
为进一步挖掘乐山文化内涵、打造乐山文化品牌、发展乐山文化产业、提升乐山城市形象,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乐山市委讲师团、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承办了“乐山文化研究”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稿111篇,经评审组认真评阅,并报相关领导审核,共评出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优秀论文奖20篇、优秀组织奖4个。
希望获奖作者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同时,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和所有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研究力度,为建设“世界重要目的地”和“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特此通报
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
中共乐山市委讲师团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
2018年12月11日
“乐山文化研究”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2篇)
- “四名”驱动 大美乐山——浅析乐山文化的渊源与流变
作者:孙雁鸣 乐山日报社记者
- 马边民族文化研究初探
作者:陈 远 马边彝族自治县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
三等奖(5篇)
- 乐山市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及其研究与开发
作者:钟永新 自贡市文史作家、巴蜀文化学者
2.古今奇美惊世界,法相庄严向太平——乐山大佛文化之研究
作者:彭 茜 成都市武侯区市民
- 浅谈乐山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作者:姚欣欣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
- 乐山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与模式
作者:李天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
- 为城市铸魂 让“名片”有名——乐山海棠文化研究
作者:刘贤君 乐山海棠实验中学教师
优秀奖(20篇)
1.非遗视角下峨眉武术的源流史学考论与文化特征研究
作者:郑利飞 四川大学研究生
- 嘉州山水的历史及重构
作者:唐长寿 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学者
- 乐山文化水为源
作者:魏奕雄 市中区嘉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学者
- 宗教文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
作者:张 舸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 浅谈乐山戏曲文化的源流和演变
作者:陈德忠 市中区嘉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学者
- 乐山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研究综述
作者:王守梅 乐山四中教师
- 抗战时期的乐山
作者:石念文 市委讲师团副调研员
- 西坝古(陶瓷)窑的保护与开发初探
作者:赵 义 五通桥区政协文史委主任
- 乐山东汉崖墓乐舞百戏俑研究
作者:刘于源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干部
- 乐山历代刻书举隅
作者:王君华 乐山新闻网编辑
- “四李”,井研文化之真实表达
作者:刘建华、漆功君、杨奇琦 井研县委政研室干部
- 乐山人海棠魂“海棠香国”名片犹存
作者:李明月 乐山海棠实验中学教师
- 乐山“四名”战略应增“名镇”为“五名”
作者:罗家祥 犍为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学者
- 浅谈乐山旅游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郭明兴 市中区嘉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峨眉山新开旅游线路“峨眉江湖路”的调研、论证、策划暨实施研究
作者:李康云 乐山师范学院教授
- 浅析北洋政府时期犍乐盐场的权力交织
作者:张 宇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干部
- 让乐山文化这颗明珠熠熠生辉
作者:李雪莹 河南郑州红岭创投行政部职员
- 坚定乐山文化自信,重塑乐山文化精神
作者:李 明 市委党校副教授
- 浅析沐川凤村千佛岩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罗功臣 沐川县委政法委干部
- 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和历史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作者:吴大斌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干部
优秀组织奖(4个)
中共乐山市市中区委宣传部
中共犍为县委宣传部
中共井研县委宣传部
乐山海棠实验中学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