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成: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8-02-08 10:32:04 来源:宣讲家 【字号: 】 浏览

(三)谷歌

如果说,雅虎在互联网行业发展中迈出了第一步,那第二步就由另一家更加伟大的公司来完成。之所以说它是更加伟大,是因为它通过数据驱动商业模式的不断进化,将数字广告做到了自动化的程度。这家公司就是谷歌。

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实际上,谷歌只用了两套算法,就把雅虎留下来的金矿进一步开发成真金白银,使其商业模式实现自动巡航。具体来看:谷歌的第一套算法叫PageRank,就是对全世界的网页进行索引,通过谷歌爬虫抓取网页信息,再根据关键词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以此完成动态索引的过程。这使得用户上网只要先登录谷歌,用自然语言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就可以通过这套算法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网站和信息,而不再需要用小本子去记下一个个非自然语言的复杂网址。这样,谷歌逐渐让用户记住了自己的网址,并使上网先上谷歌成为他们的习惯。那么,当用户把谷歌作为上网的第一入口时,就意味着谷歌成为了全球网站的顶层流量分配机制。也就是说,流量到底会不会流向你这家网站,并不是你网站自身所能左右的,而是由谷歌的这套算法来决定的。由此可见,谷歌的地位非常特殊,是上网流量最重要的入口——用户先涌向谷歌,再被分流到其他网站,也是流量最丰沛的网站。

那么,谷歌是如何把这些流量变成钱的?也就是如何使商业模式实现盈利的?这就涉及谷歌的第二套算法。这套算法实际上是对数字广告业的深度改造,它名为AdWords,Ad是广告的英文缩写,Words是关键词,二者合起来被称为关键词竞价排名系统。这是谷歌最重要的盈利转化模式。打个比方,如果用户在谷歌上搜索手机这一关键词,那很有可能就是他想买手机。对于这类有需求的用户,三星等手机厂商当然会特别希望谷歌能把他们第一时间带到自己的官网上来。那么,谷歌为什么会愿意把客户带到你的官网上来?三星说了,谷歌每带来一个客户,就支付1块钱。就这样,只要是搜索手机关键词的用户,谷歌都会在侧边栏向他推荐三星的官网,如果用户通过谷歌跳转到三星官网,那三星就要支付谷歌1块钱。可问题是,手机厂商不止三星一家,还有小米、华为等等,它们也想让谷歌把用户率先带到自己的网站上来。于是,小米出价2块,华为出价5块,这样华为、小米在谷歌上的排名就排在三星的前面。这就形成了竞价排名机制。三星见此状况又把价格调到10块,接着小米和华为又相继调到15块、20块。由此,这种反向竞价方式就开始运作起来。

广告主若想在谷歌上投放广告,先要注册广告账号,存入一定费用,再指定一个或多个关键词,并定好价格。之后,谷歌要做的就是,对同一关键词出不同价格的所有广告主,按照价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扣钱。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全世界的广告主纷纷往谷歌上的账号充钱,求着谷歌先扣自己的钱。因为先扣了你的钱,就说明谷歌已经把一个真实客户优先带给了你。由此可见,谷歌的收入模型是,前端有一个自动化流量来源机制,后端有一个自动化数字广告盈利机制。这两套机制使谷歌变成了一个自动印钞机,其商业模式也实现了自动巡航。这就是传统广告业数据化转型的结果。

二、互联网2.0阶段:内容产业数据化

第二个阶段,互联网2.0阶段,也称为可读写互联网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容产业完成数据化改造。

(一)维基百科

2003年,诞生了互联网2.0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平台之一维基百科。注意,这时候我们说的是互联网平台,而不是互联网公司。所谓互联网平台,实际上就是一种双边市场。最初,维基百科只有三五个人,依靠慈善基金的捐款购买了服务器,搭建了平台,并制定了两条非常简单的规则。而现在,维基百科已经众筹了全人类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已经聚合在这一平台之上。这就是维基百科的厉害之处。

那么,维基百科是怎么做到的?先来看看百科全书这种业务。百科全书一向与权威紧密相连,相当于人类知识的最后一个仲裁者。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现象、一个概念、一个知识点,无论他人的解释如何,百科全书上的都是不容置疑的最终答案,比如当今世界上最知名、最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一部百科全书一般由几千位专家和高级编辑耗费多年心血编纂完成,这使其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同时部头也比较大,所以基本都被放置在图书馆中偏僻的角落,一般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接触得到,普通人很少翻阅。这样就形成了知识方面的阶层化,那就现在而言显然是不合理的。

再来看,维基百科制定了两条非常简单的规则:第一,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创建任何词条;第二,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修改任何词条。从这两条规则看,貌似与权威没有任何关系,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谁都可以创建一个词条,谁都可以修改别人创建的词条,这样看起来任何一个词条都不可能在维基百科上有最终的答案。那么,既然没有最终的答案,又怎么能够提供知识的权威呢?可见,这与百科全书业务的思路完全不同。但是,维基百科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不仅是词条数量还是词条质量都超过了《大英百科全书》。而此时,我们才明白不断趋近权威和真理的过程才是权威和真理的体现。换言之,维基百科在兼容《大英百科全书》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推动了词条的动态进化,这才是权威知识的体现。

维基百科的成功让我们意识到,互联网的另一扇门已经打开,我们不但可以从网上获取信息,而且任何人还可以贡献信息。

(二)微博和微信朋友圈

紧接着,博客兴起,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开始大量涌现,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化身记者、摄影师、导演和DJ,在网上分享文章、照片、电影和歌曲等。这时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在内的内容产业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内容的来源、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字化内容开始替代传统内容,并形成了新的内容形态。

以前,我们通过专业记者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但这并不是我们眼中的世界。现在,随着互联网2.0阶段的到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并向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心声。于是,一些内容平台迅速崛起,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内容产业链,并将其整合到互联网平台上,使得内容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比如,现在我们很少看报纸,但并不耽误从电脑、手机上获取新闻;我们很少看电视,但并不耽误在电脑、手机上追剧;我们很少听广播,但并不耽误在一些自媒体平台听音频。这体现的就是内容产业数据化。过去,传统内容产业一定要跟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遵循的是工业化发展的思路。而内容产业数据化后,整个产业完成了一个巨大转型,出现了现在的数字内容产业。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报社纷纷倒闭,一些传媒集团发展受到挤压。由此可见,要迎合新的技术发展,必须诞生新的商业模式。在此,我提出一个观点:技术不会泯灭用户需求,只会更加激发用户需求,同时淘汰落后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技术越进化,用户需求就会被激发得越充分。比如,在互联网及数字化技术出现之后,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技术会淘汰落后的商业模式。比如,自从有了MP3这种音乐格式,尽管我们不再购买CD,但在音乐的消费层次和维度上都有所提升。

总之,在互联网2.0阶段,数字技术对内容产业完成了数据化改造,使内容产业的产和销由分离趋于融合,基本达到产销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