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实践

“体教融合” 融出育人新高度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决赛上,中国队夺得银牌,追平球队奥运会历史最佳战绩。此次代表中国出征巴黎奥运会的这支国家女子曲棍球队里,欧紫霞、但文、徐纹娱、邹妹容4名队员均来自犍为一中女子曲棍球队,不仅实现了犍为籍运动员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在参赛人数、进球数、比赛成绩上,也刷新了犍为籍运动员的奥运会最佳成绩。

“虽然姑娘们最终未能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但她们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冠军,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很多的对手,姑娘们所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依然值得大家最深的敬意和由衷地赞美。”捷报传来,犍为市民无不欢欣鼓舞,为“四朵金花”的出色表现感到无比骄傲。

佳绩的取得,正是犍为积极探索青少年体育发展路径、深化体教融合、助力体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时间回溯到2005年3月,犍为一中女子曲棍球队正式成立。作为乐山历史上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它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地区体育项目的空白,更标志着犍为一中在体教融合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启了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的新篇章。

近年来,犍为大力推进体教融合,将体育事业与教育事业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服务保障上给予全方位支持,推动了犍为女子曲棍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成11人制曲棍球场2片、6人制2片,整合曲棍球场和党校宿舍、食堂、会议室等功能室,建成曲棍球赛训基地,获评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设立“人才专项编”,引进原四川女子曲棍球队长陈霞等4名优秀退役队员执教,作为被引进的首位曲棍球教育人才的陈霞现已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曲棍球协会“优秀教练员”等荣誉称号,同时还邀请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以及省市各级专家到校悉心指导,为队员量身定制学训方案,并与北京、甘肃、达州等省市强队常态化开展实战训练,全面提升竞技水平;每年投入超过100万元,用于设备器材添置、场地维护、外出比赛,全额承担球队训练、比赛的费用,同时为队员提供优秀学校就读,确保其在文化课程学习上与全日制学生保持一致。

犍为一中始终坚持以“塑造体育精神,培育体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工作核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后备人才成长规律,明确训练的目标任务,把握训练的特点要求,合理安排训练和学习的时间,让体育和文化教育两不误,促进队员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近段时间天气太热,我们就安排队员们早上训练两个半小时,下午上自习课学习,晚饭后再训练两个小时,隔天还会安排晚训。”教练员钟梦玲说,球队在假期中也会参加省体育局举办的相关比赛,表现优异的队员则有可能被选中参加省队集训。

在7月23日结束的“星火杯”2024年四川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上,犍为一中女子曲棍球队代表乐山出战,不负众望取得了甲组冠军、乙组亚军、丙组一队冠军以及丙组二队季军的好成绩。

提及体教融合,犍为一中女子曲棍球队总教练陈霞深有感触:“队员们不仅训练吃得苦,比赛成绩好,学习也没落下,犍为女曲已先后培养了190名队员,有185人考入大学,其中包括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985’和‘211’大学。”

19载辛苦耕耘,结出累累硕果。犍为一中女子曲棍球队继中国女曲之魂,承犍为一中之魄,已然成为乐山和犍为体育的一张名片。球队现有陈霞曲棍球运动工作室1个,教练6人,在训队员88人。截至目前先后向国家曲棍球队输送7名队员,向国家青年队输送8名队员,向国家少年队输送9名队员。其中,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前任队长彭扬3次出征奥运会,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现任队长欧紫霞3次出征奥运会,徐纹娱2次征战奥运会,但文1次征战奥运会,邹妹容1次征战奥运会。

此外,犍师附小的曲棍球操、罗城小学的武术、玉津小学游泳进课堂、犍为体校的拳击和举重等多个体教融合项目都初显成效,犍为也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形成了独特的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犍为模式”。

体教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在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掀起了犍为全民健身的热潮。作为向世界展示犍为风采的另一张名片,犍为半程马拉松自2021年开跑以来,紧扣打造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目标,以一流的标准办品牌赛事,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在不断扩大犍为体育影响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全民健身锻炼”的良好氛围,有力助推了“健康犍为”的蓬勃发展。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