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实践

“五一”假期“流量”与“留量”双增 乐山成为游客的“我心向往”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借着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的东风,为乐山带来“引客入乐”的强大吸引力,乐山亦以更优服务质量、更佳产品供给、更好游玩体验,让乐山成为游客的“我心向往”。

据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 五一”假期期间,全市开放的37 家A 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16.6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128.3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7%、9.1%。其中,乐山大佛景区接待游客24.1 万人次,门票收入1197 万元;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20.9 万人次,门票收入1516 万元。

好戏连台引爆文旅“流量”

5 月2 日上午,乐山大佛景区北门响起动感欢快的音乐声,身着传统服饰的快闪演员们正在进行热情表演,让游客排队等待的时间“不再漫长”。表演之余,演员们还与游客亲密互动,向他们赠送特色小礼品,将旅游体验感“拉满”……

记者了解到,以文化快闪互动为代表的“五一”文旅集市特色活动,是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市中区,在这个假期为游客打造的“专属惊喜”。系列活动先后在全市多个景区景点、美食街区、交通站点上演,让游客在游览之余“ 沉浸式”体验乐山的人文魅力。

全市全域也纷纷上演“ 连台好戏”:乐山大佛景区推出“五一出行·乐游大佛”消费季等8 项主题活动;峨眉山景区推出3 条高山杜鹃赏花线路、沉浸戏剧环游、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全市11 个县(市、区)分别推出充满风俗民情的“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等人气满满的特色活动,纷纷俘获游客“芳心”。

不仅如此,我市不少影视剧取景地区也借力影视剧引流,积极开展“短视频引流—图文攻略种草—直播转化”,成了游客的打卡“新宠”,实现网络平台相关话题曝光度破千万。其中,稳居CCTV-8 后黄金时段收视率第一的《借命而生》,带动取景地五通桥区、犍为县和沐川县,实现接待游客量分别增长30.5%、29.5%、49.2%。

“听说《借命而生》剧中取景地,原五马坪监狱旧址在‘五一’假期对外开放,我们特意过来看看。”从成都到乐山游玩的大学生小杰告诉记者,沐川县还贴心设置了免费大巴车,方便了他的打卡计划,打卡之余他还在乐山逛逛吃吃,感受安逸生活。

真诚服务换来文旅“留量”

今年“五一”假期,市中区200 多家美食商家推出中英文菜单,吸引不少外国游客闻香而来。他们通过翻阅中英双语美食地图,在街头“寻味”,带动市中区在假期前两日就实现接待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233%。

“ 太贴心了,不仅标注了英文名称,还有详细的店铺地址和推荐理由。”“从甜皮鸭到钵钵鸡,再到绵绵冰,简直是美食掌中宝。”……外国游客们的认可,是他们与乐山“ 双向奔赴”的证明。

加快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假期正是检验阶段成果的“试金石”。

记者了解到,今年“五一”假期,全市各大景区升级票务系统、建立入境游服务商家联盟、增加互译翻译机、增设英文服务固定点和流动国际志愿服务。同时,加快兑现港澳台“3 个五折”优惠政策,“上新”双语美食地图、菜单及《入境游便利服务手册》,在重点饭店、景区、街区布局600 余台外卡POS机和外币兑换ATM,给境外游客提供更便利的旅游体验。

除此之外,在乐山大佛景区、峨眉山景区、金口大峡谷等热门景区,“宠游客”“暖游客”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志愿者们化身为文旅“活地图”,为市民游客热情提供信息咨询、路线指引、文化讲解等服务,全面提升市民游客的出游体验感。

假期期间,我市累计设置“ 心连心”旅游服务岗160 余个,开行7 条旅游公交线路,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车位,布设移动厕所,发动交警、城管、环卫3 类人群一线提供各类旅游咨询,3000 余名志愿者服务游客达20 万人次,通过“乐智游”小程序为游客市民提供服务88.5 万次。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