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在乐山开建
1月30日,国内首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在乐山市夹江县开工建设,该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作为全球功率最高的溶液型医用同位素生产堆,投运后可满足国内数千万人次的核医学诊断与治疗需求,为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医用同位素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医用同位素研发技术负责人张劲松介绍,目前,常规核医学诊断所需的原料钼-99,百分百依赖进口,甲亢和甲状腺癌最有效的靶向治疗核素碘-131,百分之八十依赖进口。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建成后,将助力医疗上最常用的两种同位素碘-131、钼-99实现产能突破,一举将我国从进口国扭转为出口国。同时,也能将国内医用同位素药品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人用得上、用得起。
“钼-99和碘-131,都是短半衰期的产品。以钼-99为例,它的半衰期只有60多个小时,生产多了,在堆里衰败掉,就浪费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医用同位素堆项目总设计师李庆表示,医用同位素堆参数低,功率也低,所以安全性也更好。而且,医用同位素堆运行方式也非常灵活,今后,他们可以针对市场需求,去制定反应堆的运行计划和生产任务。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接下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还将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实现数种新型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解决国内医用同位素紧缺和核医学发展“卡脖子”问题,建设成为我国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的重要供应基地。

项目建设现场

医用同位素研究

医用同位素研究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