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实践

乐山犍为:“代耕代种”让“撂荒地”变“致富田”

“以前这个时候我在外找零工干,收入不稳定,也不方便,这两年村集体经济成立了‘代耕代种’服务队,给我们创造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的机会,真是太好了!”正在对地里红薯进行田间管理的定文镇黄桷场村3组村民谢招远乐呵呵地说。

谢招远口中的“代耕代种”正是黄桷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之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青壮年进城工作,农村土地出现了“青年人没时间种,老年人种不动”的现象。为避免农村土地闲置,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的问题,乐山市犍为县定文镇坚持党建引领,在黄桷场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市场+农户”的模式,探索引入“代耕代种”这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据黄桷场村党支部书记万洪清介绍,黄桷场村于2023年试点推行“代耕代种”服务,分为半程托管和全程托管。半程托管是农户将劳动强度大的耕种和收割环节委托合作社完成,从而让农户种地更轻松。全程托管则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村民可以将耕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割等全过程生产环节服务都委托给合作社“代耕代种”。这两种模式让村里闲置土地不再“沉睡”,并积极推动“小农户”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让村民享受到现代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耕种和管理所带来的红利。

为了解决“如何种好”的问题,村“两委”努力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在品种选择上,合作社通过市场调查和收入测算,“严选”种植难度较低的红薯,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保障规模化发展红薯获得正常收益,并探索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确保丰产不“伤农”。在田间管理上,联系县、镇农技专家加强技术指导,雇用农户对田土进行集中管护,通过统一施肥、统一灌溉以及统一病虫害防治,避免“种不好”的情况发生。

“保姆式的‘代耕代种’,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还解放了‘种田户’的双手,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的机会,实现了集体经济与农户的‘双赢’。”定文镇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王伟平介绍说。

据了解,2024年,黄桷场村将“代耕代种”红薯100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50亩。同时,吸纳周边约40名村民到合作社从事耕种、管护、收割等工作,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万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接下来,定文镇将进一步巩固撂荒地整治和耕地复耕成果,结合实际推广“代耕代种”服务模式,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赢”的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