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犍为:深耕文明沃土 从“面子”美到“里子”
近年来,方井村以争创省级文明村镇为契机,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坚持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改善等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共塑乡风文明,镇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19年,方井村被授予“乐山市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方井村茶田环绕
建好用好“村史馆” 镌刻历史文化发展印迹
近年来,方井村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充分挖掘和利用村内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方井村村史馆,用图文结合及实物陈列的方式,充分展示方井村的历史沿革、村容村貌、人文特色及产业发展等内容,镌刻方井村的发展历程和时代风貌。

方井村村史馆
“老物件”承载的是方井的历史印迹,是奋斗的记忆,更是情感的慰藉。钉耙、秧铲、竹篓、簸箕、吹谷风车、犁等传统农耕用具凝结着方井村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积极生产、热爱生活的智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抬工号子”精神价值传承的来源。

方井村村史馆展示钉耙、秧铲等老物件
T50农业无人机、茶叶平剪机、采茶机等转动在手、飞行在天的“小科技们”也被陈列在馆,它们见证并演绎着时代的蝶变,也为方井的农事生产、产业发展插上科技赋能的翅膀。
村史馆,成为方井人怀旧、感恩、奋进的精神家园。
“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厚植崇德尚美沃土
文明新风吹,乡村气象新。2017年,方井村在全县率先试点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孝老爱亲等28项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纳入诚信考核,实行加减分制。2021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村上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进一步完善文明积分制度,同时创办“文明积分”超市,以积分兑换“垃圾桶、衣架、肥皂”等实物的方式,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摒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共治。截至目前,全村群众参与文明积分兑换300余人,发放积分超市奖品5000余元。

方井村积分超市
“入户路干净明亮,庭院周围绿植葱郁、花团锦簇,柴草、农具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恭喜方井村卢正旭家庭入选。”2023年度定文镇“最美庭院”评选活动于2024年早春的午后落下帷幕。“庭院布局美、环境洁净美、物件整齐美、户户和谐美”是方井村民们一致认同的最美庭院标准,也是方井村所倡导的乡土文明。

方井村最美庭院评选活动
近年来,方井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组织村民开展“五清”行动、“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创评实践活动,引导村民在参与实践中不断增强文明素养和文明意识,形成崇尚文明、讲究礼仪、尊重他人的良好风尚。
“茶花基地”绽放“美丽经济” 延伸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茶花花期有限,如何将茶花“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一直是定文镇党委政府和方井村花农探索的问题。2020年7月,方井村积极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作用,建成种植茶叶240余亩、茉莉花100余亩的集体经济茉莉花茶基地。并依托各级茶、花人才专家库及各地文化旅游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特色文旅开发指导与种养培训交流,促进茶花产业发展。

方井村茉莉花基地
位于方井村红旗林场的“水上茶园”,也由方井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打造。该园通过“山上种茶、山下种花”模式,发展标准化茶叶基地约500亩。并整合村史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人文资源,成功打造聚“产、学、研、游”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探索出具有方井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道路。

方井村水上茶园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定文镇方井村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外形气质。如今,方井村产业蓬勃发展、乡风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无论是居家的老人和孩子,还是在田间忙碌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