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玉屏镇:种植特色中药材拓宽乡村致富路
乐山日报讯(李旭东 潘娓 记者 鲁倩文)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犍为县玉屏镇新民村七组的柃灼家庭农场,阵阵药香扑鼻而来,眼前一簇簇淫羊藿叶绿枝茂、长势良好,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采收。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合微酸性土壤和林下栽植,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2023 年4 月,我在新民村承包了100 余亩土地种植淫羊藿,今年迎来了首个采收季,感觉效益应该会不错。”犍为县柃灼家庭农场负责人周远军告诉记者,每亩地的产量预计有500 公斤左右,总产值能达到180 万元左右。同时,他计划将部分收益用于扩大种植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记者还了解到,新民村村“ 两委”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再把土地转包给业主种植淫羊藿,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 万余元,同时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长期务工问题,帮助村民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
另一边,在玉屏镇鱼石村一组的林家坝农场,一排排遮阳网整齐地覆盖在田地上,正是有了遮阳网的庇护,一簇簇淫羊藿才得以茁壮成长,叶片更翠绿、植株更健壮。
“我2021 年返乡开始种淫羊藿,当时我到处去考察学习,比较下来这个在种植业里算见效比较快的,第一年种,第二年就能看到收益。”林家坝农场负责人王雪梅说,一开始她心里其实没什么底,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植了十几亩淫羊藿。凭借着对淫羊藿种植技术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她的淫羊藿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如今种植面积近150亩。
王雪梅告诉记者,目前在她的农场里务工的村民有20 余人,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这些人在村里种了大半辈子地,外出务工困难,难以获得可观的收入。自从王雪梅返乡发展淫羊藿种植以来,一切都有了明显改变,近两三年里,平均每人一年光靠在她这里务工,就能增收2 万元左右。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我们的淫羊藿产量有所下降,但整体市场行情还不错。再加上政府也很支持我们,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发展淫羊藿种植的决心。” (紧转第2 版)(紧接第1 版)当聊到未来的发展前景时,王雪梅依然充满信心,并表示有意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近年来,玉屏镇依托生态优势,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积极引进业主,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林下套种、林间间种、低效林改种等方式,种植淫羊藿、柴胡、黄姜、砂仁、黄柏等中药材1500 余亩,覆盖带动200 余农户增收。
据玉屏镇副镇长杨弟友介绍,玉屏镇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壮大中药材种植规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做精做深做强特色产业,让中药材种植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良方”。
记者手记: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犍为县玉屏镇因地制宜,以发展中药材产业为抓手,做足做好林下经济产业,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让百姓找到增收致富的新方向,增强村集体的造血能力,为乡村振兴走出一条新路子。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