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千里,这所彝区小学“迅”味十足
近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的课堂上,来自越城区秀水小学的副校长宣峰在给彝乡小学生上课时,以萝卜丝饼为载体,进行东西部美食文化交流。“马边的食材加上越城的配方,这是东西部协作的交流,更是两地深情厚谊的一种见证。”宣峰介绍,民建小学不仅有来自鲁迅故里的美味,更有浓浓的鲁迅文化。鲁迅故事在这里开启了马边新篇。


在学校教学楼外的一角,“闰土刺猹”劳动教育基地一片“丰”景正好。一排排油麦菜、大白菜、豌豆尖、韭菜等,绿意盎然。在这“一亩三分地”,同学们以自然为课堂,纷纷变身“小菜农”,沉浸式参与种植蔬果的全过程,经历春启、夏勤、秋获、冬扬,感受四季的更迭,深刻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在大家的眼里,蔬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们的兴趣,“劳动教育”由此植入学生的“心田”。这些蔬菜中,还有不少是来自越城的种子。
而不远处的鲁迅名言警句墙也是学校的热门景点。同学们徜徉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世界,通过品味一段段深刻的文字,诵读一句句经典的名言,共同追忆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斗争精神,进一步了解鲁迅。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刻着“早”字的书桌……一比一缩小版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不仅成为马边学生的实践基地和成长乐园,也让越城记忆留驻在更多彝区孩子们心中。“这是越城和马边的纽带。”民建小学校长曾华坦言,可能很多彝乡的孩子没有机会走出去,实地感受鲁迅笔下的江南水乡。但只要孩子们看见学校里的鲁迅“印记”,就会想起在千里之外的越城,还有一群人时刻在惦记他们,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鲁迅名言警句墙、“闰土刺猹”劳动教育基地、微型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飞越”千里,是越城区与马边彝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的一个缩影。而从越城搬来的,远不止于此。近年来,越城和马边同心协作,精准聚焦基础教育提标升级,探索开展教育“合作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越城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等优质资源纷纷入驻马边,有力助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优质发展。
今年,民建小学与鲁迅小学开启读书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以书会友”。一个个读书视频,一封封书信往来,让越马友谊更加牢固。由鲁迅小学师生捐赠的书籍,成为民建小学的共享读书角,拓宽了彝区学生们的视野。越城区名师团队还在民建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组团式教育帮扶行动,一方面现场诊断民建小学的语文课堂,从学科本位、素养发展、专业成长等维度进行全面把脉,为教师的学科发展、专业发展提供思路、指点方向;另一方面在民建小学设立马边首个特级教师工作站,越城特级教师吴淼峰以站点和师徒结对的方式,加强对民建小学语文教师的周期性联动和过程性帮扶,推动教育帮扶工作走向长效。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