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西就 绍乐益嘉
这是一段跨越2000 公里的约定,更是浙川两省情同手足的见证,在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的正确引领下,浙江绍兴市和乐山市成为“亲家”,成为新时代奋进路上携手并行的“兄弟市”。
自绍兴乐山两市结对以来,两地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浙川两省重要部署,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持续深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劳务协作、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了惠及百姓、有利长远、可持续发挥效能的浙川东西部协作“绍乐样板”。
高位推动统筹谋划
2021 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绍兴市与乐山市再续前缘,由越城区结对马边彝族自治县,柯桥区结对峨边彝族自治县,上虞区结对金口河区,诸暨市结对沐川县,开启新一轮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等全方位协作。
“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好协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推动新时代绍乐协作取得更大成果。”乐山市委书记、市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波多次在会上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推动绍乐协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在具体工作中,绍兴市和乐山市两地均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东西部协作五年规划,签署重大事项合作协议和“金名片”共建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项目会审、人才互派等推进机制。2021 年至今,两地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互访交流30 次,累计到位帮扶资金6.68亿元、实施项目196个,绍乐协作受到省级领导批示肯定5次。
做强产业激活引擎
“ 大家一起用力,收网,收网。”5 月21 日上午,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润溪渔业养殖基地热闹非凡,经过前期努力,基地迎来首批加州鲈鱼成品鱼打捞的日子。在工人们的忙碌中,3000 公斤成品鱼被送往成都、宜宾等地市场销售。最低每公斤39 元的价格,让养殖基地迎来第一个丰收季。
今年1 月,立足于马边优质水资源,整合越城区东西部协作资金1400 余万元,下溪镇两河口村建成全市最大的现代化渔业单体养殖基地——马边润溪渔业加州鲈鱼养殖基地,并成功吸引峨眉山市润泽水产养殖公司进驻马边,开展规模化渔业养殖。随着养殖的投入不断增加,基地年生产能力可实现鱼苗200 万尾、成鱼35 万公斤,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 万元、利润超300 万元。该项目不仅可为下溪镇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85 万元的固定收益,还可带动周边劳动力100 余人就近就业。
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先行。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加州鲈鱼养殖,是东西部协作在我市众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21 年绍兴、乐山再续前缘以来,两地立足资源特色和实际,合作建成沐川冷链物流园、金口河生态食品加工园等产业园区14 个,引进落地云舟冷链物流、绍兴御茶村茶叶加工、诸暨泰瑞针纺、浙江蓝美等企业59 家,实际到位投资49.8亿元。柯桥、峨边共建“飞地”园区,年收益200 万元用于峨边乡村振兴项目。立足乐山特色农副产品,帮助壮大魔芋、林竹、茶叶、道地中药材等山区特色产业,引入绍兴小香薯、吊瓜、“浙东白鹅”等富民产业落地,助农持续增收。
职教新篇“蓝鹰”翱翔
在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某成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内,20 岁的廖德伟正熟练操作着衬套的加工和压装,车刀、锉刀在他手中飞速变换着“姿态”,很快一个汽车的零部件便加工成型,进入下一道工序。
廖德伟出生在乐山市沐川县沐溪镇,那里有一个外界更熟悉的名字——乌蒙山区。由于自幼父母去世,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廖德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未想过自己能走出家乡那片大山。
改变来自“蓝鹰工程”——一个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中,由浙川两省以诸暨-沐川为试点,以“产教融合、校校联盟、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在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实行订单式培养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也让职教学子圆梦大学的职业教育项目。
“以技术实现就业增收,进而改写自己的人生。”这是外界对“蓝鹰工程”最直观的感受。自实施以来,“蓝鹰工程”在绍兴结对的“三县一区”迅速铺开,共有28 家龙头企业(协会)、25 所学校参与订制培养1000 多名学生,其中在浙江顶岗实习400 多名,有学生最高年薪达20 万元。目前,“蓝鹰工程”已在浙江省与四川省结对的68 个县(区)推广,并在全国乡村振兴案例推介会上作经验交流。
与此同时,绍兴市还建成“ 乐在浙里”服务站4 个,2021 年以来,累计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 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41 万人。
多元协作东成西就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凭借先进的理念、管理、技术等优势,绍兴市与乐山市多元并进、多方发力,实现了协作多点开花,绘就了新一轮的山海益嘉画卷。
消费协作惠民利民。高标准建设“两地仓”,采购4 台冷链车点对点集中运输,物流时间从3 天缩短至26 小时,降低物流成本35%。建立“越嘉有味”公共品牌运营中心、“越嘉有味标准研究促进会”,产地仓累计入库农产品1700 余吨,过境累计吞吐3400 余吨、货值2100 余万元。打通生猪跨省调运,绍兴龙腾餐饮、董仁记等企业与马边、峨边签约。推广“强村公司”模式,全市累计培育“强村公司”72 家,签约订单5239 万元,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1000 余元。常态开展“越商走马·边货入城”等商贸交流活动,消费帮扶金额累计超6 亿元。
人才协作持续深化。2021 年以来,绍兴共选派223 名干部人才来乐帮扶,乐山共选派205 名干部人才赴绍学习。引进海亮教育集团整体托管峨边民族中学和沙坪小学,彝家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逐步成为现实。共建诸暨-沐川神经外科等4 个医疗协作学科,累计救治各类病人3200 余例,成功开展颅脑等高难度手术300 余台。实施越马“青鸟工程”,建成小凉山彝区第一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成功举办全省“东西融爱·添翼助残”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现场会。
多元协作全面开花。深化文旅协作,两地文旅、工会部门签署合作协议,联动举办绍兴文旅推介会、乐山文旅全球营销走进绍兴等活动,700 余名绍兴劳模工匠和职工来乐疗休养。深化党建协作,开展“绍乐同行”乡村振兴党建联建和党建引领“嘉园‘枫’景”微治理创新,推广应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千万工程”经验,共创乡村振兴示范村32 个。深化社会帮扶,绍兴各界累计向乐山捐款捐物超1 亿元。

东西部协作支持的产业项目马边润溪渔业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