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实践

乐山井研:“废果”加工变为宝,科技助农增产效

柑橘夏季长果,秋季收获,眼下正是柑橘大面积疏果的时节,特别的是,在乐山市井研县老农民专合社,被梳理出来的小青果没有当废品处理掉,而是烘干后,变“废”为宝。

近日,记者来到井研县老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农们正拉着一车车柑橘的小青果前来“烘干”,称重后,工人们便忙着拆袋、铺平,把绿油油的小果倒进用于烘干的“蒸笼”里,再由起重机吊进烘干设备里处理。

井研县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建伟介绍说:“我们现在所采用的烘干设备使用天然气、智能恒温的烘干模式,并且风力是按照烘干果子的要求达到40左右的风力来进行烘干。每一台设备可以烘三层,每一层能够烘6到7吨,一台烘干机一次大概能烘18到20吨,我们总共有8台设备,一批次能烘150吨左右。”

据周建伟介绍,现在所烘干的柑橘小青果,除了井研县家庭农场的或者专业合作社的果子,还有其他区县如荣县、仁寿的业主种植的果子,每天大概要烘干一百多吨,预计今年大概要烘一千多吨。这些烘干以后的果子,根据颗粒大小进行分级,除了进入中药材公司作为中药材,还会进入果茶市场,在降低果园的用工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现在收小果,一个果园里每天大概有20人疏果,用工成本大概在2000块钱左右,疏下来的果子一天能够卖到800到1000块,不仅降低了用工成本,也增加了一定的收益,我们也能变废为宝,把淘汰的果子增加一定的经济价值。”井研县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建伟说。

井研县柑橘百里产业大环线局部鸟瞰图

千丘藏一果,一果尝千秋。井研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自然风光秀美,以柑橘之乡、国学之乡、垂钓之乡、农民画乡闻名。“蜀汉江陵千树橘”,井研柑橘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其果肉细腻化渣,清香爽口,品质上等,是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农业农村部命名的“晚熟柑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县”,优质杂交柑橘的最佳种植区,2020年4月30日,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井研柑橘”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来,井研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在原有的柑橘种植传统优势上花力气、下功夫,通过“优园区、提品质、创品牌、延链条”,全力打造以晚熟柑橘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了全国优质柑橘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柑橘产业正为井研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声明:本网站不涉及商业用途,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站转载、分享、传播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媒体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lsllw123@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